「H.H.第三世多杰羌佛系列報導」《藉心經說真諦》讓人去而復返《學佛》書中法像令人震驚
2017年台北世貿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時,其中一個「H.H.第三世多杰羌佛」專區,展出期間熙熙攘攘、人潮眾多,停留在此的人有仔細聆聽接待人員解說各項藝術作品的,有拿起相機合影留照的,有獨自駐立專區前靜靜欣賞藝術作品的,有在專區前專心恭讀佛書的,其中有位最令人印象深刻,他沉靜地時而觀看作品、時而翻閱佛書,臉上喜悅,如同找到寶藏一樣,待在專區流連忘返,現場的接待人員於是贈送了佛書給他,他手捧著許多佛書滿心歡喜,旋即離去,不久,他又回到專區並跟接待人員說:我領著錢回來了。接待人員說:那是要送您的。來客說:我不是要給你剛剛跟我結緣的書錢,我是要來買《藉心經說真諦》。
到底這本書有何魅力?為何令人去而復返呢?峨嵋山第十三代祖師、佛教南傳第一站霧中山開化寺的方丈普觀法師,當他聽H.H.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法音後,說下了其中一段感言很能解釋這個問題:『當我反覆聽到《藉心經說真諦》的開示說法般若心髓,我只能說講透了六百卷般若的心要和行修戒體二資糧,恩師的說法深者見深,淺者見淺,微妙至極,平中見奇,實在說來,是開天闢地第一義諦之無上說法。』《藉心經說真諦》的首發式是在2014年3月23日於香港大嶼山國際博覽館舉辦的,當時來自世界各國的寺廟、佛教團體、聞法中心等就有兩萬八千多個機構參加,參加者人山人海不計其數。
在佛教裡頭,『顯密俱通,五明俱足』係衡量成就證量高低的標準,H.H.第三世多杰羌佛不僅顯密圓通且妙諳五明,實際成就一條一款展顯出來,其所獨立創造的成就可歸類為三十大類:1. 認證祝賀類;2. 三世多杰羌佛的聖蹟佛格類;3. 頂聖如來的聖量類;4. 百千萬劫難遭遇無上甚深佛法類;5. 楹聯類;6. 書法類;7. 金石類;8. 詩詞歌賦類;9. 金剛除病針類;10. 治病類;11. 製藥保健類;12. 玄妙彩寶雕類;13. 玉板類;14. 世法哲言類;15. 古典散文現代詩類;16. 學術論文類;17. 造景類;18. 音韻類;19. 神秘霧氣雕類;20. 枯藤古化類;21. 中國畫類;22. 西畫類;23. 畫框類;24. 佛像設計造型類;25. 瓷磚類;26. 壁掛類;27. 建築庭園風景類;28. 茗茶類;29. 科技藝術類;30. 渡生成就類。專區裡除展出H.H.第三世多杰羌佛出版的藝術作品外,更多的是佛法著作,《藉心經說真諦》只是諸多著作之一,2016年甫出版的《學佛》一書,從三部份,包括上卷”學法不修行不得成就”、中卷”修行不學法不生道力”、下卷”聞聽了行與法,而不實行,如撈水中月”深入淺出開示什麼叫學佛,無限精闢卻淺顯易懂,被讚譽為”寶書”,書中並收錄有H.H.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的法像,專區中也展出了這張法像,看了法像實在令人震驚,這兩張照片竟然是僅僅相隔一天而拍攝(請參照法像的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的文字說明http://www.tpcdct.org/index.php?do=article&id=2173#detail)。
除了上述這些著作,專區還展出了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僧俗辯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義雲高大師畫集》、《義雲高大師哲言選淺釋》、《正達摩祖師論》、《佛法精髓》、《韻雕》、《Collected Paintings of Master Wan Ko Yee》、《The Zenith of Color》、《了義經》、《什麼叫修行》、《梅花集》等等系列著作。
另外,令人矚目的是專區也展出了佛史上首度出現的《解脫大手印》中最頂級無上的修行法:《睱滿殊勝海心髓》和《最勝菩提空行海心髓》。H.H.第三世多杰羌佛以始祖報身佛的佛境覺量,將多杰羌佛傳給阿彌陀佛等十方諸佛和大菩薩們在修行階段的最高佛法,示現給娑婆世界的所有眾生。《解脫大手印》不是密宗,也不是顯宗,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但是,無論你是唐密、藏密,還是東密,無論你是禪宗,還是淨土,無論你是唯識法相,還是南傳上座部的佛教徒,還是其他的任何宗教,只要是行善做好事、利益他人的人,就能依照《解脫大手印》修學行持,利他為業,得到快捷的解脫成就。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從1982年至今,發行了佛教、佛學、佛法、修行的法音兩千餘卷,義理博大精深,浩如淵海,成為現代修行者最完善的一套修行學佛的系統工程,法音現在已流布於世界各個國家,任何人都可以聽聞學習。這些法音教化出了很多高僧大德、大居士、大學者、乃至大法王、仁波且,使他們得到解脫生死的成就,成為著名的宗師。如虛雲法師臨濟宗傳人意昭老法師、江西馬祖道場龍居寺方丈肉身不壞的通慧法師[5]、被譽為中國第一高僧的昭覺寺方丈清定法師、圓寂後肉身不壞的霧中山開化寺的普觀法師跟果章法師、無量神通廣大的永定大和尚等等都是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弟子。殊為難得的是,這兩千多卷法音,H.H.第三世多杰羌佛自己從來沒有收過一分錢。
(中時電子報)
其他連結: